团结拼搏/开拓求实/满足用户/科技进步
黑为墨,白为纸, 三笔两画,神韵皆出, 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留白。 水墨留白,虚实相生, 惜墨如金,计白当黑。 寥寥数笔丹青, 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 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
对中国人来说,
留白不仅仅是创作的艺术,
更是我们追求的生命艺术。
正所谓: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是老子的“道”,
留白,是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1
画中留白,妙在无墨处
清代书家邓石如说:
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以白当黑,奇趣乃出。
讲的就是留白的妙处。
观齐白石的虾,能感受到水的清澈;看徐悲鸿的马,能体味到风的呼啸。
赏马远的寒江独钓,能领略到大江的烟波浩渺。
一叶小舟,一个渔翁,船的周围有几圈水波纹,除此之外,满纸空白。
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仿佛看到了江河辽阔,烟波浩渺,看见了远处云雾缭绕不知归处。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
不着一墨而意境全出,是一种“无物胜有物”的境界。
正因为留白,中国画里才有了一袍春风,一江碧波,一身缥缈与诗意。
让人们在其中腾挪想象,品味无穷之趣。
八大山人《鱼》
南宋马麟《层叠冰绡图》
唐寅《湖山一览图》局部
2
艺术留白,尽是风流
其实除了绘画,还有书法、诗词、音乐、建筑,都离不开留白。
正如古人所言:“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善言者忘语,善书者缺笔;大贤者若痴,大智者若愚。”
贾岛所作《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诗不着“隐”字,但隐者和大自然早已融为一体,让人充满遐想。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音乐中所构筑的空白,给人以空灵幽远的意境。
《高山流水》《阳关三叠》《梅花三弄》,无一不是一唱三叹,浓淡得当,疏密有致。
同样的,插花中,一枝一叶,处处应运而生,错落有致。
中国画留白和线描之趣味糅为一体,风情呼之欲出。
有位建筑师曾说,“留白是一种减法的美”。
中国建筑的留白,以徽州建筑为最。
素色的背景,大面积的留白,让人仿佛置身山水画中,回味无穷。
中国有句老话:言有尽而意无穷。
艺术的留白,不在于让我们看见更多,而是让我们只看见最重要的美。
不必一一说破,反而留待我们去想象、去填补、去思索更加回味无穷。
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3
人生留白,其韵无穷
留白不仅是创作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庄子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空旷的房间更敞亮,如若堆满杂物,光线便难以照进屋子,心灵亦如是。
学会给心灵留白,有时能让你摒弃烦恼,迈入更广阔的境界。
禅宗有一种境界,叫做“花未开全月未满”。
意思是说,花在没有完全开放,月亮没有完全圆满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
这会使我们的内心仍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也正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留白”。
留白,是一种“取舍有道”的人生智慧。
懂得放下繁华,回归到生活的本真。
正如陶渊明,辞官归隐,畅游山水之间,尽享逍遥,在松间明月下,回归生命的质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那些曾经忙碌喧嚣的日子,恍如隔世,唯有当下这份闲适的生活,才是真真切切的。
活了大半辈子,会发现有些东西是可以舍弃的。
“留下的,应该就是最重要的那个。”
留白,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态度。
林语堂也说:“看到天上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现代社会中,人们总是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心灵浇浇水,不能让心死亡。
没有奢望,顺其自然,尽其本步而游于自得之场。凡事七分,刚刚好。
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声处听音,于无心处参禅。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书画有留白,
意境益显雄浑深邃,
山河有留白,
天地愈显浩然伟岸,
人生有留白,
便不为物役,不为处境所拘,
人生的天地便会更宽广。
生命需要留白,
那是经历世俗后拥有的智慧,
学会给自己留白,
那是返璞归真看花开花落的洒脱。
留白,
是为了在这浮华的人世间,
为自己开垦一方净土,
在那里,栽花、种草,
终有一天,四季花开。
今天周三,
七月初一,
末伏第7天。
一个让人心生愉悦的人,
一定有孩童般的内心,
他们能够接纳自己,
也能接纳别人,
在所处的环境中安之若命,
处之泰然。
能够接受美好,
也能接受不完美,
就像小孩子一样有点有着简单的快乐,
不会去做虚妄的设想,
也不会无来由地忧伤。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