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拼搏/开拓求实/满足用户/科技进步
唐代,是诗的全盛时代。
一本《全唐诗》,2200多位诗人,48900多首诗。
如果,要你从中选出最好的一首。
你会选哪一首呢?
你肯定会犹豫纠结,只选一首,太难了。
诗人闻一多却早早的做出了选择。
在闻一多看来,有一首唐诗超越李白杜甫之作,是大唐最耀目的作品,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口气真大!
闻一多竭力称赞的诗,就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就征服了后世无数读者。
晚清文学家王闿运说: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全唐。
啥意思?
张若虚这一首《春江花月夜》,胜过唐代所有的诗。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是南朝后主陈叔宝所创。
这个题目备受世人钟爱,陈叔宝写过、隋炀帝写过、温庭筠写过,唐伯虎写过、柳如是也写过,但是,没有一个人,超越过张若虚的这一首。
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是一首长诗,共36句,许多人疑惑,《春江花月夜》究竟好在哪里?
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来看一看,《春江花月夜》到底讲了什么。
全诗共36句,根据诗意,可分为五个部分,诗词君逐一来分析一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真是一副绝美的画面。
春夜里,江面上潮水不停鼓荡,浩渺无边。
伴着汹涌的潮水,月亮从海上升起来了。
“海上明月共潮生”极具动态美,仿佛潮水、明月是灵动的生命。
江面上泛起滟滟的波光,月光照在春江上,千万里的江水都沐浴在月光之下,眼前之景何其宏大。
原野之上,春花烂漫,江水环绕着一片开满鲜花的芳草之地。
月光如霜,给鲜花树林洒上了一层洁白的细雪。
夜空有霜,却感受不到霜的存在,整个天地都被月光浸染,与月光融成一片。
八句诗引人入境,仿佛我们正站在江边,正欣赏着纯美的春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看了江,看了花林,最后,诗人将目光定格在空中那一轮明月之上。
张若虚仰头望月,江水、天空成一色,澄澈透明。
他不禁要问:谁是江边第一个看到月亮的人呢?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着人的呢?
人生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总是相似。
不知道月亮在等谁?只看到江水不断地流去。
这是全诗中最具有宇宙意识的一段。
闻一多先生赞叹道:更迥绝的宇宙意识!
面对月亮,张若虚神思飞扬,对宇宙的奥秘和人生哲理进行了扣问。
月亮何时出现?谁是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月亮在等谁呢?
他注定找不到答案,但他没有沮丧,没有失落。
他知道,人会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江水将日夜流淌不息,而月亮也将永恒的朝落暮起。
永远有人仰望着明月,月亮也将永远悬在天空,人将和月亮永恒相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明月孤悬,孤单袭来,诗人想到了游子。
看,白云如游子般一去不返,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不住地忧愁。
谁家的游子此刻正在船上呢?哪一家的思妇正在对月愁思呢?
由月亮,引到游子、思妇,那么贴切自然。
这四句是一个过渡,接下来,张若虚详写思妇与游子的思愁。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月光照在高楼上,徘徊不去,照着思妇的梳妆台,照着门帘,照着捣衣砧。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去。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走。
月光避无可避,卷也卷不去,拂也拂不走。
躲不掉的不是月光,是心底的思念。
思妇开始想象着:我真想啊,真想追随着月光,陪在你的身边。
天空之上,就算是鸿雁也无法飞出月光,浩水之下,月照江面,飞跃的鱼龙也只能激起阵阵波纹。
鱼雁都无法到你的身边,而我又如何能到呢?
无法化为月光,追随着爱人,思妇的苦无以复加。
远在天边的游子也没好到哪里去。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在外的游子,也在想家。
昨天晚上,他梦到回家了,潭水里漂着落花。
一觉醒来,方知是梦,可怜呀,春天过去了一半,他还没有归去。
江水不住地流,春天也要过去了,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落下了。
春光将尽,良夜将逝,人生的少壮时节又能延续多久呢?
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了,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从北方的碣石,到南方的潇湘,千里万里,漫漫长路,他何时才能越过千里万里,回到家乡,与思妇相聚呢?
月光之下,不知几人能乘着月光归家,游子的离情最后落在了月光下的江林上。
即使思念成愁,张若虚的结尾依然没有落下到悲剧的结局。
张若虚离世了1293年,而这首诗却成为他的人生绝唱。
这是《春江花月夜》的内容,那么它好在哪里?
1 将唐诗带入了一个阔大的境界
蒋勋说:张若虚拉开了唐诗的序幕。
此时,没有李白,没有杜甫,没有王维,除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壮阔的大唐,需要壮阔的诗作。
初读第一句,便能感受到《春江花月夜》的壮阔。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如海平,海上明月生。
月光之下,千里万里,何处不受月之照射。
所见之景阔大浩渺,令人心胸开阔。
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着明月,张若虚生发出的哲学思考。
他扣问宇宙:月亮是何时出现的?第一个照耀的是谁呢?
这些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找不到答案。
但是,却是人类前进的开端,有了疑问,方有探索。
正如屈原三千年前的《天问》,是疑问!如今,嫦娥升空、天宫建成,是探索。
壮阔的胸怀之后,他感伤人世易逝:月亮永恒,可人生呢?
人也一代一代传承,与月亮永恒相伴。
当人再次凝视月亮,不再是孤独、寂寞、感伤,更是对人生、甚至人类、宇宙、生命的另一重思考。
只是一首普通的诗,却有永恒的深度,怎会不令人久久回味呢?
2 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是初唐诗声律化最成功的典范
凡是读过《春江花月夜》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它太美了。。
语言足够美,意境足够美。
春天、江水、花儿、月亮、夜晚,只一个意象,已经足够美丽。
而张若虚,将春、江、花、月、夜交叠在一起,构成了一副壮阔、美丽、深邃的意境。
就算是不懂诗的人,只要读完《春江花月夜》,都会感慨:真美啊!
所以,闻一多先生赞道: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音乐声律美。
在《春江花月夜》中,春、花、月、江、夜五字反复出现,回旋复沓。
清代学者范大士说:层层灵活,如剥焦心,全不觉字句牵合重复。
像极了《诗经》,而众所周知,《诗经》最早是民歌,是唱出来的。
诗意之处,《春江花月夜》如一曲美妙的乐曲,久久回旋在心中。
3 许多唐诗宋词,没有脱离《春江花月夜》的内容
清·王闿运曾说: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宋词元诗都是《春江花月夜》的延伸。
望月时的情思,被《春江花月夜》说尽了。
后世的诗人,诗作,都是《春江花月夜》的延伸。
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是对宇宙的扣问。
仰头望月,想家了。
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居易说: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月亮永恒,人世无常。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明月代表着相思。
李泌说: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面对明月,后世诗人能够想到的情思,尽在《春江花月夜》一首中了。
这样的诗,怎能不被铭记呢?
如果打个比来说,《春江花月夜》犹如一个容貌绝世的女子。
她有倾城的容颜,你初见她,惊叹:真美呀。
当女子开口说话时,她出口成章,词藻华美,你更觉得又美了一百倍。
深入交谈之下,女子对生命、哲学都有独到的认识,每一句话仿佛都敲击着你的心。
你惊叹:世间还有比这更美的女子吗?
而《春江花月夜》正如这般的女子,有倾城之貌,更有屈原李白之才华,还有对哲学的深度认知。
试问,这样的女子,这样的诗,谁能不爱呢?
今天周一,
八月十一。
纵观古今,
所有的圣贤大家都离不开一个字“善”。
古往今来,
“存善”就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式。
善良的人不会畏惧因果,
因为他们只做善事。
善事自有善果,
善良的人终有福报。
别小看一个善良的人,
他们总是能够化险为夷,
转危为安。
他们掌控着命运的终极密码,
能让命运为他们改变。
善良的人不惧天命,
他们始终相信命自我作。
因为本心不变,
所以前道坦途。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诗友们,对于《春江花月夜》,你有什么想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