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色壹号华夏酒业官网!

北京红色壹号华夏酒业有限公司

喝红色壹号,品家国情怀

团结拼搏/开拓求实/满足用户/科技进步

全国咨询热线010-68025875
北京红色壹号华夏酒业有限公司

酒文化

 

推荐产品

24小时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风雅颂史

那些长期不上班的人最后怎样了?早就有了答案

发布日期:2024-05-21 13:18浏览次数:

陶渊明(365年— 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附近)。



陶渊明.jpg


历来提及中国文学的顶流,世人大多下意识就想起诗骚李杜魂,而对于陶渊明的印象总有几分微妙。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曾讲到他眼中的屈原与陶渊明。他说:“中国诗人,要说伟大,屈原最伟大”,“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塔尖。”这个评价当然是很高的。接下来他却道:“陶渊明不在中国文学的塔内,他是中国文学的塔外人。”


按木心后面所讲,他的大致意思是:陶渊明是个双重的隐士。不仅他的人自纷扰的乱局中退归田园,隐掉了,而且他的文学风格是恬淡冲和的,自然地隐匿在种种高言大论之外。所以他生前死后,默默无闻。因此,木心说:“陶渊明不是中国文学的塔尖,他在塔外散步”,而木心自己“走过的,还要走下去的,就是这样的意象和境界”。


显而易见,木心毫不吝啬地赞美屈原的伟大,但又毫无保留地偏爱着陶渊明。所以他还说“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这种态度多多少少代表了中国部分文人对陶渊明的矛盾感受:人们一方面并不觉得陶渊明有多么了不起,另一方面又不自觉地被深深吸引,如同“自我”对“本我”的无意识追逐。


1.png

知人论世:五柳先生传



说起陶渊明,人们眼前大多会变幻出几笔这样的画面:


小破庐前,东篱黄菊怒放,老夫子头戴葛巾身穿短褐,正猫着腰撷下朵朵菊花。菊花晒得清香。他偶尔直起身抹一把汗,回望,日头已西沉,余晖却映得半边天愈发柔和,几只鸟低空掠过,三五下便不知何处去了。


我们随小鸟飞回一千多年以前,降落在陶渊明宅边的五株柳树上。这会儿属于东晋时代,是晋哀帝兴宁三年(365),离西晋灭亡已经48年了。陶渊明约莫在这一年出生。


魏晋南北朝.jpg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名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我国封建史上是出了名的大混战、大分裂时代,短短三百多年间,就有三十几个大小王朝交替兴亡荣灭,篡与乱的争夺战争此起彼伏。


曹操702-1.png



三国故事里魏、蜀、吴三分天下。蜀汉有诸葛亮坐阵赚取了后世最多的关注和眼泪,但蜀国是最先灭亡的,其次是篡汉的曹魏,又被西晋司马氏如法炮制,最后是孙权的吴国。魏国的开创者曹操,他曾给汉朝最后一个皇帝献帝刘协做丞相,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曹丕废了汉献帝自己做了皇帝。几十年后,曹魏底下有一家姓司马的大臣,把曹魏的皇帝推翻了,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晋”。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在此一刻,显得格外明确。从后续历史的发展脉络看,司马氏晋政权的日子也不好过。


司马氏一家想方设法从异姓手里抢来政权后,也难以安守江山。不仅朝廷中其他有权有势的大臣将军们对皇位虎视眈眈,而且皇帝家里的子孙兄弟之间也在互相争权夺位,“八王之乱”发生时,西晋也不过刚刚建国而已。既然内部的政治都已经如此败坏,那么许多异族的敌人就乘虚而入。中国历史上把这些外族人称作胡人,当时有五种不同的外族胡人,各据一方建立了十六个小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其中匈奴族刘聪推翻了西晋,司马家族的人便在建康(今南京)又建立起了东晋。西晋存在篡夺叛乱的问题,东晋也未能幸免。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名将,出身本贫寒,后立有赫赫战功,官至八州督邮,受封为长沙郡公,死后追赠大司马,可谓位极人臣。而陶渊明的外祖父则是东晋名士孟嘉,曾在重阳登高时因智对风吹落帽而传为美谈,他娶了陶侃的第十个女儿为妻,后来他们生下的第四个女儿又嫁回了陶家,就是陶渊明的母亲。陶渊明的父亲和母亲,是表亲。陶侃和孟嘉都是陶渊明仰望的对象,陶渊明曾在诗文中热情地赞颂他们。


怎么看,陶家祖上都是阔过的。但是陶侃子孙众多,又衰败相继,几十年后到了陶渊明这一脉时早已经不复旧观。陶渊明的父亲官职低微且去世很早,那时陶渊明才七、八岁,此后家境更是急剧沦落。


自陶侃时起,陶家便自鄱阳搬到了江州浔阳(今属江西九江)。后来几百年后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便是在浔阳江头夜送客,邂逅了商人重利轻别离的琵琶女,听她一奏琵琶曲,写下了同伤天涯沦落之悲的《琵琶行》名篇。陶家早已分家,陶渊明随母亲住在浔阳的柴桑,以务农为生。


五柳先生传.jpg


陶渊明曾假托“五柳先生”之名写过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他用一百多字,戏谈自己的家境和志趣: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略无介怀地直言自身的贫穷困窘,没有饱腹的粮食,没有御寒的厚衣,居住的茅庐破破烂烂,四面飘风漏雨。即使如此,陶渊明也不屑于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不慕荣利,不尚高谈大论,性喜闲静,好读书,好写文章自娱,好饮酒,安贫乐道又怡然自得,愿就这样慢慢老去。


石路青苔.jpg


有时候只有自己挨饿时,倒还好,可是家里还有老母亲和妻儿要抚养,当日子穷得难以为继时,陶渊明也曾出仕。


孟夫子有言:“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意思是出来做官本来不应是以赚钱为目的的,不完全是因为家里穷。儒家主张士当以天下为己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读书人做官是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政治理想。可是孟夫子又补充说出来做官的人也可以有第二种情形,那就是挣一份俸禄以养家糊口。据说陶渊明一生曾做了五次官,这其中有时候是为了理想,有时候是为了缓解贫穷,他的第一次出仕就是第二种情形。


陶渊明第一次出仕大概是在他29岁时,担任江州祭酒。所谓祭酒,也就是政府举行重要典礼或祭祀的活动时,典礼上主持仪式的人。对于自己的初仕,陶渊明写过一首诗来记录自己的心情: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九


开头两句他就坦白了自己的苦恼,因为长期挨饿,所以才不得不放下农具去做官。然而又因为总是摸不着做官这种谋生养家之门道,所以总是摆脱不了寒冷与饥饿的纠缠。果然他做祭酒后不久,受不了官场的风气,很快就辞职回乡下种田了。


彼时偏安江左的东晋统治集团,在北方的进犯面前,仍然不能励精图治,也不曾真正下决心收复失地,反而忙于官官相护,排除异己。东晋一代,沿用曹魏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官吏的录用和任职,不讲德才高低,只看士人祖籍,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惜占据高位要职的很多人,包括东晋的几个皇帝,往往对于治国安民之道一窍不通,专事游荡,纵情声色。豪门士族大量占据良田山泽,将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在手里挥霍浪费,与此同时国家赋税徭役却只压在寒门小民身上。最终猛于虎的苛政,点燃了人民的怒火,隆安三年(399)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


这场农民起义由孙恩、卢循领导,历时十二载,对东晋政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当时有个军阀叫桓玄,是荆、江两州的刺史,自告奋勇带兵去讨平叛乱。桓玄的父亲是桓温,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曾长期为桓温的僚佐。这时的桓玄还没有表现出篡位的野心,陶渊明也就是在这时第二次出仕,他帮桓玄到建康上表,请求讨平孙恩。


古装战马.jpg


等到桓玄讨平了孙恩,自身势力更加壮大后,就开始生出了野心,想要自己做皇帝。元兴二年(402),桓玄进兵建康,随后废晋安帝自立,国号楚,改元大亨。那个时候陶渊明已不在桓玄手下任职,他前一年因母亲去世,已经离职回浔阳。


元兴三年(403),另一个军阀刘裕要带兵进京去讨伐桓玄,迎晋安帝复位。陶渊明第三次出仕,加入刘裕的幕府,给他做参军,管理军队中的文书。不过,很快陶渊明就辞职不干了,因为他发现刘裕也有野心。果然,十七年后刘裕代晋自立,在建康建立了刘宋王朝,开始了南朝(宋、齐、梁、陈)的第一个王朝。


陶渊明离开刘裕幕府后,第二年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刘敬宣是当时另一个大军阀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看到刘裕平定桓玄,晋安帝复位后,就上表请求解职了,陶渊明也随之不做了。


陶渊明这三次出就军职,时间都非常短暂。每次他都出于一点理想,希望为安定天下尽一点力量,可是世道往往都不如他所愿。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任彭泽县令,那一年他41岁了。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还没算上女儿,这么多小孩,家里又穷,种地难以维持生计。他的亲戚都在劝他出来找点官职做,刚好他自己也有这个想法,于是就到离家不远的彭泽县做县令。只是做了八十多天,他就决心彻底告别官场,回去种田。从此之后,陶渊明到死也没有出来再做官。即便刘裕当上皇帝,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也没有出来。


贰2.png

不平则鸣:感士不遇赋


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但实际上做官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五年。他做官有时候迫于贫穷,有时候则是出于理想。


陶渊明有过大济苍生的理想,他在诗里边说过这样的话: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陶渊明《拟古》九首·其八节选


他年少的时候想过一人仗剑,去四方周游,说要去到已经沦陷在外族手里的张掖(今甘肃一带)、幽州(今河北辽宁一带)。然而,当时北方五胡乱华,他是不能去的。


陶渊明还写过一首《咏荆轲》的诗,赞美荆轲行侠仗义的英勇。荆轲是战国时代的游侠和刺客,有个比较弱小的国家燕国见秦国到处侵略,害怕亡国的灾祸很快降临,于是燕国的太子丹就找到荆轲,让他去行刺秦王。荆轲愿为知己者死,他去了,图穷匕见之后,刺杀却没能成功,荆轲也就死了。可是陶渊明在诗中却只字不提荆轲被秦王左右击杀的悲惨结局,反而着重写了秦王的慌张惊恐,从而突出了荆轲的果敢与威慑,最后更是流露了对荆轲奇功不建的无限惋惜。


像这样抒发抑郁不平的愤慨,还有很多。陶渊明读《山海经》时,写诗赞美过精卫和刑天: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精卫和刑天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精卫是古代炎帝之女,因游东海淹死,死后灵魂化为鸟,经常衔着木石去填东海。刑天和天帝争权失败,被砍去了头,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作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顽强战斗。

陶渊明也有雄心壮志,也曾“猛志逸四海”,并非生来就是恬淡平静的,特别是在那样一个彼此争夺、刀兵相见的动乱时代。


陶渊明有心却不受重用,一直徘徊在佐吏小官上。那些被视为“下品”、“浊官”一类的繁缛之职,“爵同下士,禄等上农”,位卑而禄薄。即便是小官,也来之不易,颇费周折。譬如最后一次出仕彭泽县令,陶渊明本来没有求官的门路,有赖于州郡长官的关照和叔父的多方打点,才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陶渊明 悠然见南山.jpg


像王、谢两大家族,他们子弟的初仕待遇,就跟寒门庶族出身的陶渊明很不一样,如大书法家王羲之“起家秘书郎”,文坛领袖谢灵运一出仕就“以国公例除员外郎散骑侍郎”,东晋宰相谢安“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此外,陶渊明还不像他的曾祖父陶侃那样,懂得隐忍内敛,进退有度,默默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抓住机会便一飞冲天,破除门阀政治的重重障碍而位极人臣。相反,陶渊明眼见祸乱将起,想到是“逃禄而归耕”,远离泥潭而非迎难而上。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恰好体现了中国古已有之的仕隐清浊选择问题。


战国时屈原对楚国一片赤诚忠心,却信而被谤,忠而见疑,惨遭放逐江南,凡十六年,欲归不得。他无奈地目睹了楚怀王被囚死,百年古都毁于一旦后,心灰意冷。在长沙的汨罗江边,一位渔父见到了屈原,问他为何沦落至此。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和世人不一样,所以就被排斥驱赶啦。渔父却不同意屈原的话,渔父的想法同大多数世人一样,既然世道污浊,那就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了,何苦自命清高,吃力不讨好。


渔父不能理解屈原坚守的意义,但陶渊明是懂的,并且同样选择了独守清流的道路。


陶渊明1.jpg

图 | 刘凌沧 © 陶渊明像


陶渊明归隐十五年后,昔日顶头上司刘裕已经代晋自立,建立了刘宋王朝。刘裕想起了陶渊明,征召他出来做官,他不出。后来江州刺史檀道济又去请,拿着好酒好肉亲顾茅庐,用当初渔父对屈原说话的调子劝陶渊明:“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陶渊明回答:“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陶渊明没有当场杠回去告诉檀道济就是“天下无道”,而是淡淡地说自己不是个贤者,没有做官的志向,最后也没有收下送上门的酒肉。尽管当时他和妻儿都饿着肚子。


陶渊明不是个贤者吗?他没有出仕的志向吗?显然陶渊明难得说了一次假话。

陶渊明写过一篇《感士不遇赋》,内容如题,是他仿照西汉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和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而作。他在赋中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世道的浑浊,以至于正道直行之士日渐见弃,而奸邪谗佞之徒辈出。上古的淳朴风气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社会现实,所以伯夷、叔齐和商山四皓只能悲叹“归往何处”,屈原只能发出“算了吧”的哀怨。在乱世来临之际,陶渊明也是不屑于“逐其流而扬其波”的,他甘愿做一个孤独向善的真隐者: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

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节选


这样,由于陶渊明不被门阀士族把控的社会认可,政治地位也不高,家谱便没有载入吏部。等到陶渊明死后六十年,历仕宋、齐、梁三朝的沈约编修《宋书》时,竟然已经搞不清陶渊明的名字了。也就是说,陶渊明卒后不过五、六十年,沈约已经难以确定“渊明”到底是他名,还是他的字,于是沈约只好存疑地写:“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


至于陶渊明常作自娱的文章与诗歌,在玄言诗横行的时代,亦不大受关注,更谈不上受欢迎。


魏晋以来,两汉经学让位于玄学,玄风大盛,崇尚清淡(士族上流都好空谈名理),随之衍生了占据东晋诗坛百年之久的玄言诗。玄言诗是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却“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好不容易等到晋末宋初,老庄思想稍歇,这时候方丈诗人又登上舞台。


陶渊明却似乎自始至终跟不上主流,他既不爱谈玄,也不爱写那通篇玄理佛理的诗。他只写写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写写种地种菜的苦与乐,比如在篱边采菊,累了起身一瞥,南山霞云满天的惊艳;比如种豆时草盛豆苗稀的无奈,以及“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欣喜。


陶渊明2采菊东篱下.jpg


加之陶渊明的文章和诗总有种“田家语”的憨厚朴实,与城里主流的华丽文风相去甚远,就更难入时人眼了。在那个环境下,纵使是他的朋友也不大能赏识他的文风。


颜延之与陶渊明私交甚笃,本是山东琅琊人,在江州担任过军功曹、刺史等职。他闲时经常跑到柴桑,找陶渊明一起喝酒,从早上喝到晚。他要到别处做官,知道陶渊明没钱买酒,还大方送赠两万酒钱。在陶渊明死后更是为他写下深情诔文,私赠谥号“靖节征士”。诔文中,颜延之盛赞陶渊明的人品,但对于陶渊明的文学评价却仅有四字:“文取指达”。


颜延之的文风被时人称“错彩镂金”,“铺锦列绣,雕绘满眼”,他与谢灵运一起以词采齐名,江左并称“颜谢”。当时流行的正是词采华丽的诗文。


南朝梁有个文学理论批评家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将汉魏以来的122位诗人分作上中下三品,逐个点评了一番优劣。钟嵘品评诗人,通常把词采放在第一位。他将“才高词赡,举体华美”的陆机称为“太康之英”,把“才高词盛,富艳难踪”的谢灵运称为“元嘉之雄”,这些人都被列入上品。而钟嵘认为陶渊明是个品质高尚的隐士,但没有什么文采,故而列入了中品(曹操开创了建安诗风,却因为文风古拙,更是被归入了下品)。至于同时代另一位文学评论大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陶渊明不提一字,直接略过。


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本只是为自己不能大济苍生而叹息,但他所叹的“士不遇”何尝没有包含知音断绝的遗憾呢?


间隔点.gif





今天是2024年5月21日,

四月十四

国际茶日,

世界脊柱健康日。





与梦想平等交易,

与喧嚣保持距离。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






那些长期不上班的人最后怎样了?早就有了答案(图13)




010-68025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