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色壹号华夏酒业官网!

北京红色壹号华夏酒业有限公司

喝红色壹号,品家国情怀

团结拼搏/开拓求实/满足用户/科技进步

全国咨询热线010-68025875
北京红色壹号华夏酒业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推荐产品

24小时服务热线 010-68025875

公司新闻

汉服配酒,天长地久|酒文化(11)

发布日期:2022-10-12 09:44浏览次数:

//


古人着华服喝酒的经典场面很多,近几年,酒在很多场合也与汉服结合了起来,古风古韵,经典重现,唯美中透着洒脱和随性。

“汉服同袍”从最早的小圈子逐渐出圈,逐渐变得越来越主流,每当传统节日的时候,看到街上有各种各样穿着汉服的年轻人也不足为奇,从原先的新兴事物渐渐成为一种潮流,汉服正凭借其自身的传统古风韵味吸引着越来越多同袍们的关注。


汉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课

e6f8327a4ed344b4b3f84a8a91b36bb.jpg

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汉服也叫衣冠、汉装、华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汉服贯穿于三皇五帝时期到如今,是中国几千年来礼仪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汉服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课和必修课。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由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之中的“衣裳”发展出来的,起源于三皇时期的冕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的衣冠则直接继承了秦朝的服饰制度,蔡邕的《独断》记载道: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随后又在秦朝衣冠制度之上建立起一套更系统的冠服体系。

在秦汉之前的战国时期受到诸子百家不同流派学说以及不同诸侯国风俗的影响,汉服的深衣和胡服的款式虽然丰富,但是却并不统一。秦国统一了六国,并建立了衣冠制度。汉朝继承了秦朝的衣冠制度,并且罢黜了百家,只尊儒家,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以及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创建了一套系统的冠服体系。

汉服的冠服体系在汉朝之后就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随着后续朝代的更迭,在颜色、制式上随着当时的流行而有所变化,这一体系一直延续到到明末清初,之后因为清朝政策的变化被迫中止。

汉服复兴原因:重新发现中华文化之美

f50fa1ad856728474d0e17cde90cde7.jpg

1

原因1:民族认同感

韩国人、日本人结婚或者很重要的场合,都会身穿朝鲜服或和服,但是中国人之前没有穿汉服的习惯,于是大家对于民族服饰有了追问,也激起部分人对汉服的民族认同感。穿汉服、传播汉服文化的人也多了起来,甚至在一些媒体上有人拿汉服跟一些东亚国家的其他民族服饰进行battle,这某种程度上也在海外市场传播了汉服,提升了其影响力。

2

原因2:影视作品带动中式审美升级

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演员们一出场,发髻精致,高冠环佩,顾盼间有无双风华;罗衣飘飘,广袖拂动,轻轻摇曳似云上仙人,这种美的冲击很快让同款的汉服供不应求。倘若再搭配金色发钗和步摇,那更是端庄华贵,美艳动人。在社交媒体上,那些“汉服种草博主”的视频与笔记分享底下,更是有无数的网友,发出了“求同款”的呼声,从衣服到绣花鞋再到假发,汉服网红达人的带动对汉服文化的推广功不可没。

3

原因3:汉服承载的文化底蕴获认可

汉服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同,也在汉服普及流行的过程中被发扬光大。在一些汉服迷群体中,为了更好的浸入式感受所处时代的古风,会翻书查找详实资料,仿照所处时代的妆容特点,参考一些考古发现的古画和陶勇,查资料确认胭脂颜色,有了网络上很多火爆的古风惊艳众人的“复原妆”。还有些深度汉服迷,为了追求复原的逼真度,不惜自己学习染液技术,自己动手缝制专属的汉服作品,由此可见“汉服同袍”圈的痴迷和热爱。


白酒的民族之魂与汉服的中华之美

19d42eab93f6d1802ceff3a2596f497.jpg

众所周知,白酒文化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中的和谐、和美的民族精神,成就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之魂,当白酒遇到古韵唯美的汉服,两者交相辉映,碰撞出新的火花。就像一对经典搭档,古人饮酒作诗的雅致雅兴,配上汉服飘逸的长裙,华服之美,华夏之大。中国的古称以及汉族的别称叫华夏,而“华夏”这个称呼也与汉服有关,《左传》之中记载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作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衣冠也代表了华夏的礼仪制度。华夏文明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其传统文化也传承了几千年,汉服则是华夏文明外在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华夏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配酒,天长地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汉服复兴不但体现了华夏文明中礼仪的那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国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信的体现。

了解更多酒文化专栏


饮酒思源,在历史中寻味白酒故事|酒文化(1)

悠久传承,从酒在祭祀中地位看酒文化| 酒文化(2)

酒与酒令,俗令与雅令 | 酒文化(3)

以酒成诗,以诗传承-酒与诗的不解之缘| 酒文化(4)

冬天里喝酒的那些事儿| 酒文化(5)

酒观人生,酒里的学问|酒文化(6)

酒是女人的朋友,那些烈酒中的柔情 | 酒文化(7)

清明开煮,游览宋代“糖酒会”| 酒文化(8)

读书佐酒之书酒配|酒文化(9)

品读那些状元诗人的作品 | 酒文化(10)




END



hongseyihao后缀.jpg

010-68025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