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拼搏/开拓求实/满足用户/科技进步
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这位因为出生在安徽凤阳的贫穷农家男子,最后居然成为了世上最高贵的人,实在是不可思议。第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是以流氓法则著称的刘邦,朱元璋算是第二人了。但是这位平民皇帝看上去心胸不怎么宽大,也的确不宽大,加上这位皇帝草莽出身,做过和尚,是一位有争议的皇帝。
比起刘邦,朱元璋的背景似乎更惨:自己本来就是家里的小儿子,因为一场意外才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在故乡安徽凤阳闹饥荒的时候更是走投无路,与哥哥相约分离,各自去打拼,但是哥哥倒是可以在外面生存,朱元璋呢?他不行,他还太小,到外面去打拼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于是在邻居的帮助下朱元璋进了寺庙,来到这里做了一个苦难的和尚,开始他三年的修行。
邻居也只是给他引路罢了,给了他一点盘缠,邻居也只能做到这个份上了,只是邻居不知道的是,这是朱元璋这辈子受到过的最大的帮助——完全出于善心的帮助。三年之后,他不得已还俗,与社会早已脱节,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加入起义军——与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如化作一把刀,至少可以有自保的能力,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开局一手烂牌的他,硬是把烂牌打出了王炸的效果。
朱元璋最大的功绩就是在起义的时候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成功率领起义军建立政权。面对这巨大的成功,他的惊吓大于惊喜,每天在自己的龙椅上坐立不安,或许杀人的时候是他最踏实的时候。
朱元璋的出身问题一直是困扰他多年的问题。因为出身贫穷,加上不得已做过和尚,朱元璋对自己的农民出身充满了抵触,甚至在大明兴起文字狱,但凡跟“和尚”,“农民”有关的词语都不能容忍,曾经就有一位学者见到朱元璋的风采称颂朱元璋,在写到“光天化日”一词时,朱元璋开始不高兴了,他认为这个“光”是光头的光,是讽刺他做过和尚,于是就将此人诛杀。
朱元璋不仅连学者都不放过,对待僧侣也是一样。曾经有一个和尚为了对他表达感谢,送了一份文书(这个和尚也是大胆)最后,因为这件文书中有一个“殊”字,朱元璋认为是歹朱,于是这位和尚也没有逃过被诛杀的命运。不仅如此,朱元璋上位后还一个劲地谋杀忠臣,毕竟是从农民到皇帝,朱元璋畸形的经历造就了之后畸形的局面。
在朱元璋时代,文字狱的大兴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朱元璋的不自信。他太在乎自己的出身,整天忧虑自己的皇位,于是早早地定好了继承者,让皇位和平过渡,似乎在朱元璋心中,随时会有人来抢走他的东西,他的心也就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城墙,不容任何人靠近。一旦越过雷池,他就会暴跳如雷,取人性命。
所以,当他这一天要去寺庙里上香时,整个寺庙上下人心惶惶,朱元璋问方丈:“我是皇帝,还需要跪拜这些佛像吗?”很显然,朱元璋是对自己的出身很不自信的,以至于他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答不用跪,那么为什么不跪呢?历朝历代有哪个皇帝不跪下来虔心拜佛呢?如果答要跪,那么可能整个寺庙将血流成河,因为朱元璋需要的就是一个:“不用跪”。
就在大家都没有办法急得干瞪眼,急得脚跺地的时候呀,朱元璋得到了主持冷静的回答:“现世佛不跪过世佛”。方丈巧妙利用了朱元璋曾做过和尚,而今成为皇帝的经历,称朱元璋是现世佛,而那些寺庙里的佛像都是过去的佛,并没有出现在现世。
一个巧妙的回答,仅仅8个字,就这么保全了全寺人的性命,实在是经典,不禁令人拍案叫绝。佛,有三种:现在,未来,过去。方丈敢利用朱元璋曾经做个和尚这个经历,也是第一人了,要知道,其他人可是对这个问题唯恐避之不及,甚至不敢谈及与和尚有关的一点东西。
有的时候,劣势条件也可以成为优势条件,那颗蜇人的钉子要是用得好,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武器。
能做开国皇帝的人都不简单,朱元璋能从一个放羊娃变成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自然有着过人的本事。朱元璋是个好汉也需要能人辅助,刘伯温神机妙算,是他得力的助手。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曾对刘伯温起了杀心,在马皇后的帮助下,刘伯温才逃过一劫。朱元璋曾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刘伯温说了三个人,朱元璋听后却赐三人死罪。
刘伯温提到的三个人分别是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杨宪和刘伯温走得很近,刘伯温对他的评价是有才能,没气量。评价汪广洋的才能和气量还不如杨宪。刘伯温对于胡惟庸的评价更是不客气,直言他是能让大明翻车的小人。朱元璋听后对刘伯温说,你对哪个都不满意,你认为你可以做丞相么。刘伯温察觉朱元璋话中的危机,坚决说自己能力不足,不能胜任。
朱元璋明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的缺点,但还是用他三人做了丞相,因为朱元璋是在为废除丞相这个职位做准备。淮西集团是朱元璋的核心力量,明朝建立后,淮西集团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朱元璋便扶持浙东集团平衡淮西集团,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杨宪做了左丞相,但在淮西集团代表李善长等人的弹劾下被杀。
汪广洋接替杨宪成为右丞相,胡惟庸成为左丞相。由于淮西集团一家独大,汪广洋被贬出京师,胡惟庸认为自己打败了浙东集团,是最后的胜利者。胡惟庸权力越来越大,行事越来越放纵,最终被朱元璋以谋反罪杀掉。朱元璋也名正言顺的废除了丞相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END
喝红色壹号,展家国情怀!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请关注“红色壹号酒业”官方微博和公众号。